
户籍办理
9月28日,全国首个司法行政综合垂直大模型“鲲鹏矩阵”在湛江正式发布。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在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应用上实现重大突破,更作为湛江打造“AI渗透之城”的战略部署在政府端落地的首个标杆应用,为“人工智能+司法行政”实践探索新路径,彰显了湛江以科技赋能治理现代化的前瞻布局与实干成效。
“鲲鹏矩阵”是湛江市司法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务院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部署,在市委、市政府打造“AI渗透之城”的蓝图指引下,全力推进研发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该模型立足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构建了从底层算力支撑、数据资源整合到大模型能力建设、上层智能应用集成的全链条智能化工作体系,有力推动了司法行政工作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智能驱动”的效能跃升。
相比通用大模型,“鲲鹏矩阵”更贴合司法行政工作的专业特性,有效解决了以往人工智能应用中“泛而不精”的问题。此次发布的大模型是国内首个专注于司法行政综合业务领域的训练调优大模型。它基于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架构,深度融合法律法规、业务流程与AI技术,通过海量司法行政专属数据进行定向微调,显著提升了专业场景下的精准化水平。
目前,其行政复议功能模块已在市、县两级全面应用,展现出卓越效能:案件焦点识别准确率高达99%,证据识别采信准确率超过95%,法律文书撰写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85%,且生成文书法律逻辑严密、适用法律准确,极大提升了案件办理质效与工作规范性。
针对司法行政数据敏感性高、基层算力不足的痛点,湛江市司法局坚持“自主可控”原则,系统部署国产化算力设施,并联合科技企业定制研发了高性价比、便携式的“算力盒子”。该设备可直接部署至县区司法局、乡镇司法所,实现敏感数据全程本地处理,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基层“难部署,无算力”的现实困难,成为基层智能化转型的“动力引擎”。
为支撑大模型的精准训练,湛江市司法局整合内外数据资源,打造了覆盖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律师管理等18个业务板块的专属数据库。通过系统梳理三级司法行政机构业务数据,并对接政务平台、裁判文书网等外部数据源,目前已积累超100万条高质量业务数据,其中80%为结构化数据,为模型提供了海量、精准的“知识燃料”。坚持“场景驱动”,湛江市司法局已成功研发并应用80余个智能体,覆盖法律援助、立法普法、依法治市等核心场景。其中,面向公众的“鲲鹏智答”智能服务平台,能24小时在线提供“问答+指引”全流程法律服务,已累计服务2.6万人次,90%的用户评价其解答“专业、易懂、实用”。
同时,通过将大模型能力轻量化延伸至基层司法所,有效支持了社区矫正登记、调解方案生成等现场业务办理,减少了群众等待时间,使“现场办、马上办”成为现实。据统计,基层干警事务性工作时长因此节省25%以上,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矛盾化解等直接服务群众的实体工作中。
湛江市司法局的“鲲鹏矩阵”实践,高度契合“AI渗透之城”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的“场景为王、算力支撑、数据驱动、生态聚力”四大基本原则,成为“AI渗透之城”在政府端的首个标杆应用。其建设模式与实施路径,为全市乃至全国各级部门推进AI融合应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湛江市司法局计划在今年底前将“鲲鹏矩阵”司法行政智能体普及至全市122个基层司法所,持续以科技创新驱动司法行政服务提质增效,为湛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之基。
来源:湛江市公共法律服务